超九成受访青年看好新疆未来,过半愿赴疆发展
田野上直播带货的新疆姑娘、沙漠中建设光伏电站的青年工程师、古城里开发旅游线路的创业者——无数年轻人正用奋斗绘制着新疆的未来图景。
上周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668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94.6%的受访青年看好新疆未来发展。如果有合适的机会,过半(53.9%)受访青年考虑到新疆工作。
这一数据在交叉分析中呈现更加生动的细节:05后受访者中58.3%愿意赴疆工作,95后为58.0%,00后为56.4%。年轻人用脚投票的背后,是新疆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。
01 青年看好新疆的三大领域
文化旅游、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成为受访青年最看好的三大领域。
58.3%的受访青年看好文化旅游和民俗体验,53.9%看好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,49.3%看好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。
新疆以其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,为年轻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多元路径。
石油、天然气和化工(36.8%)、生态环保和绿色产业(35.3%)、水产养殖等渔业(29.0%)也是青年们关注的重点行业。
02 青年用行动支持新疆发展
调查揭示了当代青年参与新疆发展的多元方式。
56.4%的受访青年认为可以参与志愿服务或援疆项目,55.5%的受访青年表示会选购新疆特色产品,52.0%的受访青年会向身边人推荐新疆旅游。
此外,46.1%的受访青年选择到新疆就业或创业,40.0%的受访青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真实的新疆。
这些数据折射出当代青年参与地区发展的特征:他们既愿意用实际行动投身新疆建设,也注重通过消费和传播助力新疆发展。
03 多彩的青春奋斗故事
在统计数据背后,是一个个鲜活的新疆青年奋斗故事。
32岁的谭巴郎从北京的互联网公司离职,回到家乡伊犁从事文旅创业。他发现,新疆自然景观丰富,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、寻找内心宁静的好地方。
“新疆有独特的民俗文化,通过视频把我的亲身体验分享给更多人,大家对新疆有了更深的了解,也让我越来越有使命感。”谭巴郎说。
95后新疆姑娘陈璐瑶曾在成都的互联网公司工作,因看到新疆发展机会而返乡创业,如今已成为一名直播带货能手。
“新疆的农副产品很多,有资源优势,但因为缺少销售渠道,消费者想买买不到、农民想卖卖不出。”陈璐瑶曾在霍城县的一处薰衣草花田进行直播,帮助当地农民推广产品。
来自河南的00后李晨琦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,今年7月来到新疆志愿服务。她表示:“我觉得年轻人来到新疆、留在新疆,为新疆注入了新鲜血液。”
04 政策助力青年赴疆发展
新疆于8月至12月集中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“百日攻坚”七大行动,旨在为青年在疆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这些政策包括加大稳岗返还、社保补贴、税费减免等惠企政策落实力度,拓宽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,延续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政策。
各级人社部门将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开展“1131”实名服务,即至少1次政策宣介、1次职业指导、3次岗位推介、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。
新疆还计划全年募集不少于1.5万个见习岗位,鼓励见习单位留用人员,对未留用者持续帮扶。
天山脚下,陈璐瑶的直播间里,新疆特产正飞向全国;沙漠边缘,新能源电站的蓝色光伏板下,年轻工程师记录着发电数据;古老街巷中,谭巴郎带领游客体验民俗文化。
一个个年轻的身影,正在新疆广阔天地间书写着自己的青春故事。
他们眼中看到的,不止是新疆的现在,更是那个94.6%受访青年共同看好的未来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