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火星上发电方面有了新进展,他们提出将火星大气作为发电系统工作介质的新思路,并开展了利用火星大气进行储能方面的研究。相关内容如下:提出新的发电介质思路:科研人员发现火星大气具有优良的热电转化性能,其分子质量较大,比热容较高,热功转换性能较为优异。相较于目前广泛研究的氦-氙稀有气体方案,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火星大气用于发电系统,效率最大可提升20%、功率密度最大可提升14%,而且可以实现工作介质原地随时获取,为未来大规模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了一种“因地制宜”的能源生产解决方案。提出火星电池储能系统概念: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火星电池储能系统概念。这种火星电池以火星大气中的活性物质作为反应燃料,来实现电量释放,为火星探测器和基地等提供持续能源供给。在电能储存时,则结合电能、光能、热能等能量形式,将能量重新存储到火星电池储能系统中。模拟测试火星电池性能:研究人员在模拟火星大气及昼夜温差的条件下,对这种电池的性能开展了测试。结果显示,即使在0℃低温环境下,电池依然能稳定驱动电子设备。使用火星大气作为燃料,不仅大幅减轻了电池系统整体重量,还实现了能源的就地获取与自给自足,为火星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高能量密度储能方案,对提升火星任务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。
|
|